当前位置: 首页>>自身建设-旧>>正文

对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

2015年11月17日 21:06  点击:[]

对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

刘朝碧

一、学校国有资产概念及管理的内涵

学校国有资产是指学校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中占有使用的、产权属于国家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它是国家及各级政府通过对学校的经费拨款形成的资产。由于目前我国的学校绝大多数都是政府兴办的,所以,绝大多数学校的资产都是国有资产。学校国有资产包括四个方面:

(1)各级人民政府、上级主管及其他部门对学校的财政拨款、补助或以其他形式投入学校的资源所形成的资产。

(2)学校接受社会各界人士无偿捐赠所形成的资产。

(3)学校利用现有条件取得收入所形成的资产。

(4)学校所属经济实体由学校投资形成的生产及其收益权利等。根据用途又可分成三个部分:一是用于开展教学、科研正常活动的国有资产;二是用于从事教学、科研等有偿服务活动(也称创收)国有资产;三是用于开展经营活动的国有资产。

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就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利用现代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对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单位的各种形态的财产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以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正确理解和认识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内涵,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区别。在一些学校,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其财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有的就认为国有资产管理就作为财务管理的内容之一,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国有资产管理是直接对资产的使用或经营状况进行控制和干预,主要涉及资源的有效配置;而财务管理主要负责对资金的筹措、投放和分配的管理,为单位的资产运转提供信息、服务和监督,也就是说财务管理一般都不直接控制和干预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或经营状况。因此,如果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会限制国有资产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的区别。首先,资金和资产是两个概念,资金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可以转化为资产,如将资金用于购买有价证券或股票就成为对外投资,或者将资金用于建造房屋,形成房地产,购置仪器设备等;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资金则转化为费用消耗掉了,如资金用于发放人员工资、福利、劳务、购买日常办公用的低值易耗品以及差旅费、会议费等。其次,要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重钱轻物”的管理观念,在抓好资金管理的同时,更要搞好资产管理。有时候,资产管理不当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比资金管理不当所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比如错失产权、大型设备的购置或处置不当造成的损失等,有时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

3、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与固定资产管理的区别。目前,许多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自于原来的物资管理或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可能依然采用原来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来管理国有资产,造成了管理上的偏差。首先,在管理的内容上,固定资产管理仅仅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固定资产在国有资产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次,在管理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变化。比如原来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内容,主要采取的是价值量管理的方式,而资产管理则以实物和产权管理方式为主,显然二者是有区别的。

4、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与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区别。学校主要是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事业单位,不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等经营性活动,它在国民经济中属于非物质资料生产流通领域,它不仅不能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还要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完成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所以,学校从事的教学、科研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同,其占用国有资产的性质与企业国有资产也不同,学校占用的国有资产属于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

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国家财政对学校教育经费拨款难于满足教育事业发展对经费需求的情况下,各学校为了筹集更多的办学经费,在市场的导向下,将部分闲置的资产用于建立各种类型的企业、公司。由于学校办企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盈利,所以,学校原来用于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即由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化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学校必须将用于校办企业经营的国有资产从学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中分离出来。虽然随着改革的深入,经营性资产将逐步减少,但学校同时管理经营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状况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有效地管理好经营性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可以妥善安置富余人员,推动学校改革的顺利实现。

二、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应以产权管理(产权的登记、界定、变动和纠纷的调处)为核心,以固定资产管理(资产的使用、评估、统计报告、监督和处置)为重点,以法规、制度建设为保障。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非经营性资产管理。其管理的关键是要通过全过程的管理,即是对资产的预算、形成、使用到处置等全部过程实施科学的、合法的管理,以保证非经营性资产的合理、节约、高效利用。具体包括:(1)资产的预算管理,分析和比较一个单位的存量资产现状和该单位履行工作职能所需要的资产情况,将两者进行科学的比较,进而提出合理的资产预算,这是科学的资产管理的开始,但目前还没有这样专门性的资产预算制度,建议尽快研究并建立这样的制度;(2)资产形成管理,如拨入、购建、划转、捐赠等;(3)资产的产权登记、数量统计和使用效果评价管理,通过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资产的权属、分布和使用状况;(4)资产处置管理,包括资产的调剂、交换、转让、报废等。

2、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其实质是非经营资产处置的一种具体形式,其管理的关键是要制定严格的标准,规定什么样的非经营性资产可以转为经营性资产,还要制定严格的管理程序,规定非经营性资产可以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审批权限和办理的具体程序。

3、经营性资产管理。其管理的关键是要代表出资人搞好对外投资的投资决策和投资及收益管理,搞好内部经营单位或附属企业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监督管理,全面实现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学校资产管理体制

1、独立管理。赋予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独立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地位。建立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协调监督管理,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和资产占有使用单位分工负责的管理体系。

2、科学的产权制度。首先,要明晰产权。比如,对学校国有资产,由学校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出资人权益,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和各个单位拥有资产的使用权或经营权,不仅要实现所有权与使用权或经营权的分离,还要有效地保护使用权或经营权,可以通过建立用益物权制度,将使用权或经营权特权化,使之成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抗所有权的定限物权。其次,要完善产权登记制度,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和各个单位国有资产都要统一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所有者为学校。学校每年接受国家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年检。最后,要对产权交易制度进行创新,比如,可以允许学校举办的国有企业与其他性质的企业或单位进行资产使用权、经营权等产权交易,甚至允许用国有资产进行转换以用于单位富余人员的安置。当然,进行这样的创新,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合理的配套制度,保证创新能够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在盘活国有资产的同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完善的规章。为了适应依法行政的需要,应尽快改变学校资产管理随意性较强的现状,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经济培训网络系列教材《学校资产管理》教育部财务司 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国有资产管理杂志《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探讨》(2003年第8期)

 

上一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