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自身建设-旧>>正文

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2015年11月17日 21:18  点击:[]

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贵州师范大学 刘朝碧

[ ]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等学校完成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大任务的基础保障,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管好资产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七个方面就如何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适应高校办学新形势进行专题论述。

[关键词]

高校国有资产 表现形式 管理体制 遵循原则 新型特点 存在问题 创新机制

高校国有资产是指学校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学校的国有(公共)财产。它包括国家拨给学校的资产,学校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社会赞助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它是高等学校完成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大任务的基础保障,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管好资产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国有资产表现形式

高校国有资产从表现形式来看: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从资产的种类来看:有土地、房产、车辆、仪器设备、课桌椅、实验台柜、办公用俱、图书资料、校名、知识产权等;从使用方向来看:有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等事业性资产及产业发展中,一部分国有资产由非经营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模式

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探索,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形成了由“学校统一领导,职能归口部门管理,领用单位和使用人负责”的三级管理模式。这是一种“集中统一职能责任化”的“协调配合制衡”的管理体制模式。

一级决策管理层:校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资产总体规划设计与审批。

二级归口管理层:负责各类资产按使用功能,归口进行预算论证和立项。具体由:财务部门全面负责学校经费的预、决算和教育科研及各项创收经费的核算,管理核算学校各单位的事业性收费和外汇;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全校资产状况分析论证、产权登记、使用监管、资产清理评估及资产调配处置工作;后勤基建部门负责校园土地、设施、房屋、课桌椅、实验台柜建设购置维修的立项和组织实施;教务部门负责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添置的立项、采购和使用监管;图书馆负责学校图书资料经费使用、采购、保管等工作; 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网络线路设备及设施的管理;产业开发部门及附属单位均各自负责管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

三级使用管理层:各单位、各学院、研究所、实验室、办公室按各类资产服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的要求进行计划和使用维护管理。

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任务与原则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以产权管理为核心;以固定资产管理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其主要任务和管理目标是对资产的核算、添置、使用、处置等全过程实施科学的管理,以保障资产的合理配置,维护资产安全完整、有效利用,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学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体包括:(1)实施资产的核算,分析和比较一个部门的存量资产现状和该部门履行工作职能所需要的资产情况,将两者进行科学的比较,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资产配置,实行实物费用定额制;(2)搞好资产采购、验收、入库;(3)落实资产领用、管理、维护责任,并组织进行使用状况效益评估分析;(4)进行产权登记检查、统计报告;(5)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6)做好资产调剂、交换、转让、报损、报废等处置管理。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 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有效地保护使用权或经营权;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新型特点

1、办学资金来源多元化

改革开放前高校办学资金的来源,政府拨款占100%;根据调查,新形势下高校办学资金的来源,政府拨款占47.2%、事业收入占38.7% 、科研收入占10.4%、其他收入占3.7%

2、资产管理的复杂化

高校资产管理不仅包括教学利用、科研利用、行政管理利用、后勤生活利用的事业性资产管理,还包括对产业开发利用的经营性资产的管理。

3、资产管理一校多个校区型模式

近年来,随着高校校际合并重组、资产置换与划拨,一校有多个校区的高校较为普遍,校区分散,形成不同类别资产之间、不同管理部门之间、不同使用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使得资产管理统计难、管理难、监督难。

五、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新增资产配置存在随意性

资产的配置要讲究实施预算和按照标准进行论证立项配置。分析和比较一个单位的存量资产的现状和该单位履行工作职能所需要资产情况,将两者进行科学的比较,进而提出合理的资产预算。按照“定额配置,超定额有偿使用”的原则,制定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开发使用房屋及仪器设备用品配置标准和管理细则,努力实现公有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缺乏科学的资产预算,确切的配置标准和严格的论证立项审批控制,资产配置存在随意性,存在盲目、重复购置、浪费现象。

2、资产采购中过度强调自主性,弱化了统一性和计划性

由于下放采购权限,虽然提高了采购的灵活性,但造成了分散采购,不便统一管理,或在采购中以次充优,致使采购成本、费用增加,出现重复采购,这种方式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可能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

3.资产管理权责划分不够明确,不能适应国有资产管理发展的需要

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比较适应学校管理实际。但由于各部门管理方法不统一,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管理权责划分不明确,致使管理上出现交叉、重复,相互间又衔接不够,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相互扯皮推诿现象,甚至在某些管理环节上出现真空。

4.国有资产产权不够明晰,服务经营性资产管理还不够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和高校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学校有一定量的非经营性资产转移到经营中去,按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有关规定。高校资产的产权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授权高校在使用时主要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等方面。由于产权不明晰及管理不到位,致使学校这一部分资产在转为经营性资产投入时得不到合理补偿,使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增值。还存在个别单位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房屋出租,私建门点、摊点,资产未建帐。

5、资产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不高,资产移交和丢失赔偿制度不健全

学校教职工,特别是各部门领导,应对国有资产管理予以高度重视,爱护国有资产,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资产移交和丢失赔偿制度,使全校教职工和各级领导了解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自觉遵守和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

6、亟待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与服务质量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对其进行必要的学习、培训和交流,以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使资产管理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勤政清廉的职业要求和爱岗敬业、奉献自强的校园精神得到实践体验和升华,形成一支既懂专业又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

六、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1、实现新增资产合理配置

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严格按照各种渠道办学收入进行全面预算——工作计划制定——设备计划制定——归口管理部门论证、汇总——决策层审批——采购计划立项——资金计划制定——进入政府采购——验收入库登记——落实管理使用责任人的程序进行。

2、建立投入论证制度,规范资产采购行为

对大额的固定资产采购项目、或以固定资产进行投资的产业开发项目,成立专家组进行评估、论证,并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以防止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和流失。规范资产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保证采购质量。

3、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理顺产权关系,分清责任

进一步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国有资产产权关系,分清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明确监管主体及其具体的职责,如招投标工作,资产使用主管部门与操作部门应严格剥离。建立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行为。

4、剥离后勤服务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保障教学科研资产的安全性

对后勤服务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拨出、独立核算——成立后勤集团公司——对其资产安全完整进行定期检查。

对科技产业经营性资产——进行清理、估价——独立剥离建账——改制成立经营实体——对其资产进行专门管理。

5、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依法维护学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一是制定资产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分析资产使用情况;二是制定并监督实施资产使用人离职、离岗对其使用资产的移交和丢失赔偿制度;三是建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考核指标监控体系;四是核算评估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完成情况;五是落实奖惩责任。

6、推动高校国有资产的战略重组和整合,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不够灵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比较突出,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和闲置情况,且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战略重组整合难,往往有好的资产,但很难发挥其效益。要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采取各种措施推进学校国有资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使国有资产增值。

七、创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1、建立资产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学校教学基本设施条件(主要包括校舍状况与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占有情况核算信息系统;建立各学院、各单位、各部门仪器设备用品占有情况核算信息系统;推行对大额的固定资产购建投资项目成立专家组进行评估论证;建立供货商诚信档案库。

2、建立资产使用状况分析系统

高校在做好学校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彻底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建立资产占有、使用状况分析系统,建立国有资产数据库,实现资产的预算和成本管理,及时准确反映存量资产的占有结构和使用状况,全面、动态地掌握学校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控制资产的分布和办学条件的适应性,为提高学校新增办学资产的投入产出效益预算和处置资产决策提供重要的资产数据参考依据。确保高校以教学为中心进行科学决策,优化学校资产的配置和共享,为教学和科研提供资产保障和优质服务,提高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建立资产管理信息查询平台

高校应调整校区功能,形成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学科建设及继续教育功能板块,相对集中进行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建设围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服务的管理体系,确保资产管理体系的有效和通畅。高校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学校的资产管理网络信息查询平台,统一资产管理动态信息,对学校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和信息报告工作。

4、实施资产精细化管理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要在资产定额配置的基础上,实施共享共用管理。根据不同专业1234——相同ABCD类共性实验内容——实施相同共享共用ABCD实验室设备的管理。

5、建立资产使用效益考核评估机制

高校及其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应当依法维护学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一是要明确学校资产管理的责任;二是要制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使用、保值增值考核指标;三是定期分析资产使用状况,提出改进措施;四是核算评估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完成情况;五是落实奖惩责任。

6、建立无形资产运营机制

高校应制定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建立无形资产管理平台,针对新形势下无形资产的特点进行有效管理,保障无形资产运营的良好机制 ,使校名、校誉使用、科技成果转化等有章可循。

7、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资产处置机制

高校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建立严格的申报、鉴定、审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凡高校占有、使用的土地、房屋建筑物、车辆和仪器设备的处置,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以及单位价值或者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的处置,必须由学校组织申报,经教育主管部门鉴定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的处置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高校出售、出让、转让、变卖资产数量较多或者价值较高的,应当通过拍卖等市场竞价方式公开处置。高校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8、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

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在完善资产管理队伍的基础上,明确落实资产管理责任人及资产管理员工作职责,将资产监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

 

上一条: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 下一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关闭